孟加拉国沿海绿化:大规模红树林扩张,缘何威胁到迁徙候鸟生存?
海湿·编者按
如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恢复?“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近日读到了一篇TBS新闻的报道,该文指出了红树林种植的弊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候鸟栖息地丧失。记者调研了孟加拉国的Nijhum Dwip地区,发现“沿海绿化”实际上是将潮汐平坦地转变为红树林森林,夺走了水鸟的栖息地。尽管孟加拉国森林官员对红树林的扩张感到满意,但保护者认为这种红树林扩张对鸟类构成了威胁。该文称,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孟加拉国,还发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EAAF)沿线的其他地区。为助力全球环境治理、为我国学者提供信息供决策参考,“海洋与湿地”小编将信息编译分享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们参阅。
在我国,笔者了解到,有的地方对于破坏了红树林然后就规定了要进行三倍补种,这是一个正式的、在执行的政策。笔者认为,恐怕还是值得商榷的:第一,是不是在合适的位置种植?第二,是否超过了近期历史上此处该地曾有红树林的最大规模?还是要有科学的考量。正如本文中该案例所展示的,泥滩有泥滩的用途、沙滩有沙滩的用途、红树林原生栖息地也有其自身的用途。在历史上一直是滩涂的地方大面积新种其他植物、从而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破坏,恐怕反而好心办坏事了。
本文共计3000字,阅读约5分钟
根据TBSNews的报道,孟加拉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沿海造林项目,沿海造林沿着全国710公里的海岸线展开。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孟加拉国森林部门在Noakhali、Lakshimpur、Bhola、Patuakhali、Barguna、Pirojpur、Chattogram和Cox's Bazar等地创建了大约25万公顷的沿海森林,主要由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和印度红树(Avicennia officinalis)等树种组成。
这篇报道指出,当红树林植被系统侵入潮汐平坦地时,会逐渐形成茂密的树冠,将潮汐平坦地、潮汐河流和海草床转变成均质的红树林森林。沿海鸟类主要在潮汐最低时觅食,在潮汐淹没潮汐平坦地后则栖息在咸水湿地上。然而,由于红树林的丰富密集,即使潮汐退去,潮汐平坦地暴露,鸟类也无法在那里觅食。
研究人员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沿线进行了多个案例研究,包括新西兰北岛的Firth of Thames,澳大利亚东部的Hunter Valley,以及中国的雷州半岛、深圳湾、台湾岛等地方。这些地方是一些濒危鸟类如黑长脚鹬(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和濒危的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的栖息地。研究发现,红树林扩张存在与沿海鸟类保护之间的潜在冲突。
在TBS的这篇报道中,提到了一些数据和统计。比如说,全球红树林分布的45.6%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沿线,而该迁飞路线拥有最高比例(占比23%、或46种)的濒危候鸟。此外,孟加拉国通过几十年的沿海造林,已经新建了大约25万公顷的沿海森林,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变化。
这篇报道还提到了一些研究人员对红树林扩张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的研究。他们通过对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等地的红树林扩张进行观察,强调了红树林扩张与沿海鸟类保护之间的潜在冲突。
当提到“红树林扩张”时,我们很容易以正面的印象来评价。然而,生态的保护和恢复,需要“因地制宜”;缺乏科学支持的红树林修复、扩大种植面积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也的确值得警惕。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看到这篇报道,是比较惊讶的,它的标题就用了“另一面”这样引人深思的文字,引起了读者对红树林扩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人类活动的反思。首先,毋庸置疑的是,红树林的扩张确实为孟加拉国等地提供了大量的沿海绿化,提升了森林覆盖率。然而,这一过程也对鸟类的栖息地造成了威胁,尤其是那些喜欢裸露泥滩的鸟类,它们在红树林茂密的植被中难以找到适宜的觅食和栖息地。
研究人员的案例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冲突。在全球红树林分布的近半位于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的沿线的情况下,保护濒危和近危鸟类的栖息地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孟加拉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区域性、全球性的挑战,特别是涉及到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地区。
值得欣慰的是,孟加拉国森林部门已经决定以更有计划的方式进行造林,以挽救沿海鸟类的栖息地。这表明了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同时也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但,恐怕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如何在红树林扩张和鸟类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红树林的大规模新建、种植和扩张,在提供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弊端。比方说,可能导致鸟类失去原有栖息地,对于那些依赖于裸露泥滩的滨鸟来说尤为如此。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可能受到改变,原本多样化的湿地栖息地被转变为单一类型的红树林,这对于一些依赖于不同湿地环境的物种可能不利;过度的红树林种植可能导致土地沼泽化,使原本适宜农业和其他利用的土地变得不适宜。更为重要的是,位于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红树林扩张地区,可能对于迁飞路线上的候鸟的迁徙。因此,在红树林的大规模种植和新建扩张过程中,需多维度地、谨慎地平衡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利益,采取可持续管理或生态恢复措施。
可见,红树林扩张对于生态系统的积极和负面影响需要平衡。这篇文也算是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角度,另辟蹊径,揭示了大规模的红树林扩张也可能带来的自然保护困境。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更宏观的视角、系统思考,以及更多的科学研究、跟踪、生物多样性评估,以及采取可持续的管理方法。
勺嘴鹬,是典型的依靠沿海湿地生存的鸟类。已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摄影:G. Guo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Q1: 在孟加拉国沿海地区,红树林大规模扩张对于候鸟栖息地的威胁,已经引发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复杂平衡问题。那么,你认为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的沿海造林策略,实现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迁徙鸟类的栖息地?
Q2:研究发现,红树林大规模扩张可能对滩涂栖息地、进而沿海鸟类构成潜在威胁,但如何在红树林面积拓张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飞行路线上的濒危和近危鸟类的生态需求,是一个需要深入调查和科学解决的问题。你觉得,孟加拉国森林部门可以怎样在此挑战中找到平衡点,确保沿海生态工程的可持续性?
Q3:红树林的面积,是不是越大越好?森林覆盖率,是不是越高越好?红树林“修复”,是不是“越用力”越好?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编译 | 王芊佳
审核 | 绿茵
排版 | 绿叶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
https://www.tbsnews.net/features/panorama/other-side-conservation-how-mangrove-extension-threatening-birds-habitats-630802
联系小编 | v25@CBCGDF.org
010-88431370
17319454776